春晖投行在线/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/投行禅语

事事皆修炼,烦恼即菩提

沈春晖

 

学诚法师说,烦恼如同一个贼。因为人的身心是相互影响的,而现代人,大部分的精力是被烦恼消耗掉的。如果内心平和清明、善法充实,就不容易觉得疲惫。所以,烦恼确实“偷”走了我们的幸福生活。

那么,烦恼来自哪里,会去向那里呢?按照佛陀的教导,烦恼来自“无明”,即自己内心产生的错误认识。这种认识就是基于对“我”的执著,把随时变化、因缘际会的世界看成固定不变、运行有序的,甚至认为是自己能够控制与左右的。以执著心对无常世,是烦恼的根源。

因此,烦恼实际上是一种认知缺陷,它经常表现为这些形态:

1、不接受意外,即对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事物与结果想不通。世事看似无常,实际最终是遵循因果规律的。只是因为影响因素太多,你一时看不透而已。用KK在《 控制》中的说法解释就是,世界的本质就是连接,一个事物所拥有的各种连接,包括某些很强的连接即“缘起”,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,如有如无,动荡不安,因此它是“空”的,是无自性的,不是常住不变的。在宇宙时间长河中,其实没有意外。所以,只有看不透,不应该有想不通。

2、计较。过分看重自己的一己得失,特别是对一些小利益过分看重。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,这其实是一种穷人思维。其实,计较的越多越脆弱,放得下反而自由。

3、责怨。遇见不符合预期的事情,基于信息不对称和负面思维,往往责怨别人或者自己。责怨就如毒火,其实在加剧焚灭你的内心。

4、攀比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幸福不是来自自己怎么样,而是要比别人好。不光对自己,也施加到自己能够影响到的人身上。例如,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,反正要比别的孩子好,否则自己没面子往往成了出发点,最终对孩子什么影响常常被无意识的搁之一边。其实,与别人比较,相当于把自己的生活交到别人手中,怎么会有安全感和快乐可言呢。

5、恐惧。恐惧往往来自对于结果与输赢的太在意。因为恐惧不敢开始、因为恐惧让自己焦虑、因为恐惧让自己回避困难、因为恐惧让自己行为变形。学诚法师曾说过,外在的输赢,只是不同因缘的组合罢了,对我们的生命本质没有大益,内心的输赢才是无限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课。

既然烦恼的根源是无明。那么,克服了无明,烦恼也能成为菩提,成为我们修行的镜子。具体怎么做呢?

其一,克服认知缺陷,消除烦恼的根源。佛法是无神论,佛陀也不是神。佛法与佛陀改变不了世界,但可以启发我们,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,以克服认知缺陷,消除无明,建立正见。只要我们愿意,烦恼偷不走我们的幸福。因为,烦恼都是自找的。

其二,在自身愿力不够,面对烦恼可能袭来时,管理住它。消除烦恼的根源是一个长期修行的过程,在此期间,面对烦恼生起时怎么办呢?圣严法师曾经教导过一个四步法,即面对一切不利情况和不尽如人意的处境时:面对它、接受它、处理它、放下它。首先是敢于面对,然后是平静接受现实,然后是尽最大努力处理,处理后即不在意后果,所谓:因上努力、果上随缘;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。

圣严法师在《禅与悟》中还教了一个简单的使情绪化的心境净化平衡以消除烦恼的方法:双手合掌,然后用你的两眼看着你两手中指的指尖,专注地保持这个姿势,三十秒至一分钟以后,你的心绪自然平衡下来。

其三,认真对待日常生活,事事皆修炼。道是无常却有常。缘起很多,看似纷乱,最终还是因果律决定。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,都是因是缘,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、现在与未来、今生与来世。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、重视每一个缘起,以修行的态度认真对待生活,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,自净其意。

总结起来,人生的真谛可谓是:事事皆修炼,烦恼即菩提。而,不生烦恼心,不为情绪所左右,其实就是自由之道!